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周日对联合国驻也门首都萨那的多家机构发起突袭千层金配资,拘留11名联合国雇员。
此次行动是以色列周四空袭萨那、击毙胡塞武装总理及数名内阁成员后,胡塞武装在全境加强安保措施背景下的报复性举动。
当联合国的工作人员被当作人质,办公室被强行闯入,一个危险的信号出现了:也门的冲突,已经彻底变味了。
把联合国当出气筒
在也门,本应是冲突“裁判”和生命“守护者”的联合国,现在自己却成了被攻击的目标。
这可不是什么误伤,而是赤裸裸的报复。
事情的导火索,是一场精准到令人胆寒的空袭。
就在上周四,也就是8月28日,以色列的战机呼啸着掠过也门首都萨那上空,几声巨响过后,胡塞武装的行政核心几乎被瞬间“斩首”。
展开剩余90%这不是一次小打小闹的军事行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事后亲自承认,是他下令执行了这次复杂的军事行动。
空袭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胡塞武装的最高层。
战果很快被确认。胡塞武装在周一(9月1日)为死者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公布的死亡名单震惊了外界。
包括总理、外交部长、副总理以及电力、旅游、信息部长在内的多名高官殒命,有说法称多达12名高层被炸死,另有消息确认是6名内阁部长和1名副部长。
整个领导班子几乎被一锅端。
万幸的是,国防部长穆罕默德·纳赛尔·阿蒂菲在空袭中幸存,而内政部长阿卜杜勒·卡里姆·胡塞则因故未参加那场死亡会议,躲过一劫。
但这对胡塞武装来说,无疑是沉重到无法承受的打击。
以色列的重拳打蒙了胡塞武装,但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报复对象——联合国。
空袭的硝烟还没散尽,周日晚间,一场针对联合国驻也门机构的闪电式突袭就开始了。
在首都萨那和港口城市荷台达,胡塞武装人员强行闯入了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多个重要人道机构的办公室。
他们不仅查封扣押了联合国的财产,还直接带走了11名联合国雇员。
胡塞武装给出的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这些人涉嫌与以色列勾结千层金配资。
这个指控简直就是把“报复”两个字直接写在了脸上。
很明显,胡塞武装无法在军事上对以色列进行同等级别的回击,于是便将怒火转向了他们眼中的“软柿子”。
通过攻击联合国这个最中立、最不该被卷入冲突的角色,胡塞武装等于把人道救援领域变成了向以色列施压的“第二战场”。
他们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全世界:你们炸死我的领导人,我就拿你们最关心的人道工作者开刀,让国际社会来承担这个代价。
救援生命线正在断裂
这次突袭逮捕事件,绝非孤例,它只是胡塞武装系统性骚扰联合国行动的冰山一角。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8月31日发表声明,措辞严厉地谴责了这一行径,并要求立即无条件放人。
但现实远比这11人的安危更残酷。
根据联合国的内部统计,在这次事件之前,就已经有23名联合国工作人员被胡塞武装关押,加上最新的11人,总数达到了34人。
有些人甚至已经被关押了好几年,更悲惨的是,今年就有一名联合国工作人员在萨达省的关押期间不幸死亡。
这种持续的威胁,正在援助人员心中制造着巨大的恐惧。
每一次突袭,每一次抓捕,都像一把利剑悬在每个人的头顶。
这不仅仅是抓几个人那么简单,武装人员闯入驻地,扣押财产,实际上是在瘫痪整个救援网络的运作。
事件发生后,联合国被迫启动内部的紧急程序,全面统计其在胡塞控制区内所有员工的安全状况。这种自保行为本身,就意味着正常的救援工作已经停摆。
历史上,胡塞武装在萨达省的类似行为,就曾直接导致联合国暂停了当地的所有行动。
如今,当萨那、荷台达这些核心枢纽也变得不再安全时,也门赖以为生的国际人道救援生命线,正在被一寸寸地侵蚀。
谁都不肯退让半步
联合国之所以陷入今天的险境,根源在于冲突双方都采取了不计后果的极限施压策略。
他们公开发表的狠话,共同构建了一个“不允许中立”的血腥角斗场。
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的态度异常坚决。
他公开宣称,为了声援加沙的巴勒斯坦人,针对以色列的军事手段,包括发射弹道导弹、无人机,以及在红海发动海上封锁,将会“持续、稳定并逐步升级”。
就在9月1日,他们还向红海北部一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与以色列有关的油轮“猩红射线”号发射了导弹。
这种全面对抗的姿态,意味着任何被他们视为“亲西方”或“亲以色列”的实体,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
而另一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言论同样火药味十足。
他直言,对萨那的空袭“只是摧毁胡塞武装的开始”,并誓言将“致力于打死所有胡塞武装高级官员”。
这种不设限的“斩首”威慑,虽然沉重打击了对手,但也彻底激怒了对方,逼迫他们采取不对称的报复手段。
攻击手无寸铁的国际组织人员,正是这种疯狂逻辑下的产物。
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汉斯·格伦伯格的担忧正在成为现实,他曾警告:“也门不能成为更广泛地缘政治冲突的战场。”
然而,当胡塞武装把袭击联合国作为回应以色列的手段时,也门的人道主义空间,已经无可避免地沦为了这场代理人战争的真实战场。
结语
联合国的中立光环,在也门的炮火与阴谋中,被彻底击碎了。
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调停者,而是被胡塞武装有意识地拖下水,成了一枚可以随时兑现的政治筹码,用来向以色列及其背后的力量施压。
这场在也门上演的悲剧,为全球人道主义工作敲响了凄厉的警钟。
当冲突的一方发现,攻击援助人员是一种成本极低、却能引发巨大国际影响的报复手段时,潘多拉的魔盒就已经被打开了。
最终,为这场致命博弈付出最沉重代价的,不是哪一方的武装力量,而是那数百万挣扎在饥饿与死亡线上,依赖国际援助才能活下去的也门平民。
信息来源:
发布于:安徽省倍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