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工复合体正在玩一场危险的数学游戏——试图用廉价巡航导弹的数量优势抵消中国日益增长的质量优势万德资本。
当L3哈里斯公司把导弹单价从洛克希德·马丁的320万美元砍到30万美元时,五角大楼的算盘打得震天响:用十枚"红狼"换一枚LRASM远程反舰导弹,怎么看都是笔划算买卖。
但这种华尔街式的成本核算在战场上可能血本无归,就像带着山寨手机去参加5G技术峰会,数量堆不出真正的技术代差。
(图1)
乌克兰战场已经给美国人上了生动一课。当俄军铺天盖地的"见证者"自杀无人机(图1)以2万美元的批发价袭来时万德资本,乌军却用单价300万美元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完成了对黑海舰队的精准猎杀。
这种对比撕碎了"廉价即王道"的幻想——低端武器可以制造噪音,但只有高端武器才能改写战场剧本。美国国防部2024年中国军力报告里那370艘军舰的数字,需要的不是骚扰性质的"蜂群",而是能击穿区域拒止体系的"手术刀"。
展开剩余66%军工新贵们描绘的蓝图充满诱惑。洛克希德·马丁甚至搬出15万美元的"彗星"导弹搞起全球代工。这些PPT里的美好数据掩盖不了残酷现实:中国海军每年下水的盾舰数量,相当于美国用五年时间才能攒够对抗它们的导弹库存。
更讽刺的是,当美国还在争论"高低搭配"时,解放军早已在实战化演练中验证了"饱和攻击-体系破击"的杀伤链闭环。
(图2)
五角大楼的焦虑肉眼可见。CSIS报告推算台海冲突(图2)前三周就会打光5000枚高端导弹,这个数字让国会山的老爷们集体血压飙升。
但"白菜价导弹战略"更像是病急乱投医。乌克兰用"海王星"击沉"莫斯科号"的经验证明,真正有效的反舰体系需要天基侦察、电子压制和突防能力的黄金组合。这些恰恰是30万美元导弹难以承受的技术奢侈品,就像用自行车快递员执行洲际核导弹运输任务。
军工复合体的内斗让局面更加荒诞。传统巨头守着"百万美元俱乐部"的门槛吃红利,硅谷背景的初创企业则把军工当成另一个APP开发赛场。
当中国用下饺子般的055大驱和东风快递构建反介入体系时,美国却还在为"该用C++还是Python编写导弹代码"争论不休,这种工业体系的撕裂比任何外部威胁都更致命。
(图3)
廉价导弹真正的战略价值或许不在战场而在账本。当一枚LRASM能买十枚"红狼"时,后者至少可以迫使解放军消耗同等价值的拦截弹。这种"兑子战术"在数学上成立,却忽略了战争的根本逻辑——中国完全可以用电磁炮和激光防御系统(图3)把拦截成本压到导弹成本的十分之一。
更危险的是,当美国把宝押在消耗战上时,解放军正在人工智能和超高声速领域构筑下一代不对称优势。
美军需要的是能击穿"红旗"演习防御体系的智能弹药,而不是给中国雷达兵刷经验的廉价靶弹。
新美国安全中心的报告一针见血:没有结构性的军工改革和清晰的联合作战概念万德资本,再多的"白菜价导弹"也只是给21世纪的马奇诺防线刷油漆。
发布于:山西省倍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