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星速优配平台,法国南部的海滨小城戛纳都会上演一场盛大的cosplay——身着华服的男男女女都是很懂电影的,走红毯、拍照片,再看个首映。
但最近这个\"高雅艺术殿堂\"出了点状况:那些标志性的起立鼓掌,正在从\"此时无声胜有声\"变成廉价表演。
好莱坞评论界已经看不下去了,直言这些\"又臭又长\"的掌声不仅让人尬到脚趾抠地,更像是电影界的衰亡预告。
走进戛纳的卢米埃尔大剧院,你会看到超过2000名身着正装的观众,像是被什么神秘力量操控的海豹,整齐划一地啪啪啪拍手。
六七分钟的掌声?那都算\"意思意思\"了。
想当年,2006年吉尔莫·德尔·托罗的《潘神的迷宫》首映后,那22分钟\"山呼海啸\"般的掌声,确实预示着这部电影后来的口碑爆棚。
那时候的掌声,是真·情感爆发,不是现在这种\"我不鼓掌就显得我不懂艺术\"的peer pressure表演。
但现在嘛,掌声就像钱币一样贬值了,连赞美也进入通胀时代:从稀有殊荣到批发价,现在戛纳的起立鼓掌究竟还有几分真实性?
1984年,塞尔焦·莱昂内的《美国往事》获得15分钟起立鼓掌,当时堪称旷世级别的待遇。
现在?这时长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炫耀——《声音的历史》9分钟,《阿尔法》12分钟,《情感价值》直接杀到19分钟——这已经够看一集《老友记》了。
媒体们也很配合,争相报道这些数字,仿佛掌声时长已经成了电影界的新KPI:\"你的电影好不好?看掌声分钟数就知道了。\"
到了2024年,几乎所有入围主竞赛的片子都享受了这种\"永无止境的赞美\"。掌声时长媲美短片星速优配平台,从\"凤毛麟角\"变成\"人人有份\"。
那么,嘘声哪去了?消失的真实反馈哪去了?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戛纳另一个\"传统艺能\"——那种\"激情四射\"的嘘声,这十年来居然销声匿迹了。
以前那些被喝倒彩到怀疑人生的电影,比如文森特·加洛的《棕兔》、理查德·凯利的《南方传奇》,还有那些让观众当场\"退票\"的拉斯·冯·提尔作品,至少证明观众是有真实情感反馈的。
现在呢?卢米埃尔大剧院一片和谐,这种假装的和谐,比真实的争议更可怕。
难怪《好莱坞评论》要毒舌:过度的喝彩,其实是在掩盖衰退。就像濒危动物灭绝前的最后呐喊,电影产业似乎也在用越来越夸张的方式证明自己还活着。
想想那些自动起立的舞台剧谢幕,程式化的歌剧返场,还有那些对文学小说的无脑吹捧——共同点都是:越没人关注,越要制造虚假繁荣。
现在的戛纳掌声,已经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表演学\"。片尾字幕一结束,摄像机就像狗仔队一样\"如影随形\"地对准每位演员和导演,把他们的反应实时投到大屏幕上。
摄像师会\"贴心\"地给每位演员特写镜头,获得专属掌声时刻。演员阵容越大,掌声越长;演员越会\"营业\"互动,掌声就能\"无限续杯\",摄像机加持的掌声表演学,还真的让不少主创们沉醉其中。
长期担任戛纳电影节总监的蒂埃里·弗雷莫经常出现在观众席上担任氛围组,煽动观众,他认为策划起立鼓掌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他们变得有点傻乎乎的,做作。”伦敦发行公司Modern Film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伊芙·加贝罗(Eve Gabereau)说道:“真正的起立鼓掌是美妙而感人的。现在,感觉就像要有一个时钟和记分牌为每个人计时一样。”
好在还有一些\"社恐\"导演能够保持清醒,比如奉俊昊和韦斯·安德森,就不爱让这种商业互吹持续太久。上周《碟中谍:最终清算》的掌声之所以停下来,就是因为导演克里斯托弗·麦奎里机智地拿起麦克风,带着大家\"适可而止\"。
不然要是让汤姆·克鲁斯爬上舞台来个现场特技,我们可能真的要见证破纪录的掌声了。
掌声计时既然如此虚荣,就容易发展出玄学,连媒体在计算掌声时长时都出现了\"玄学分歧\"。《Variety》说《碟中谍》掌声5分钟,《Deadline》坚持说是7分半。这种\"相互矛盾\"的报道,很明显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的掌声计时标准。
讽刺的是,历史上许多在戛纳被嘘的电影,后来都成了经典。
1994年的《低俗小说》因为非线性结构让观众不适,最终却拿了金棕榈,还改变了独立电影的语言。
2000年的《黑暗中的舞者》让观众在眼泪和愤怒中分化,现在被奉为最独特的音乐剧之一。
大卫·克罗南伯格1996年的《撞车》曾让观众厌恶逃离,现在却被深度研究推崇。
真正的艺术创新往往伴随着争议。当观众用嘘声表达真实感受时,至少证明他们被触动了——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触动。而现在这种一边倒的\"好评如潮\",反而可能意味着艺术冒险精神的集体失踪。
也许有一天,那种让人思考、让人回味、让人在离开影院后仍然念念不忘的沉默会重新回到戛纳。
因为真正的好电影,可以凝聚永恒和一日,可以名垂青史百年,不只争20分钟的掌声。
Ref:
https://www.hollywoodreporter.com/movies/movie-news/cannes-2025-standing-ovations-decline-of-cinema-1236218354/
https://www.nytimes.com/2025/05/22/movies/cannes-standing-ovation.html
https://www.tatlerasia.com/lifestyle/entertainment/cannes-cult-classics-booed
文|Tutti
点「赞」「在看」为我们打call ▽
倍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