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以色列近期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及南部苏韦达省发动多次空袭,造成人员伤亡和设施损毁。这场冲突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亿财配资,尤其是11个中东国家的联合声明和中俄的明确表态,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这次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并非偶然。自2024年12月叙利亚政局剧变后,以色列就以“自卫”为由,出兵占领了戈兰高地缓冲区及毗邻地区,并公开要求苏韦达等叙南部三省“彻底非军事化”,拒绝叙政权部队或其他武装进入。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今年7月13日,叙利亚苏韦达省的德鲁兹武装派别和贝都因部落爆发冲突,叙政权武装介入后,以色列以“保护德鲁兹人”为借口,加大了对叙利亚的空袭力度。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7月17日的声明中表示,以色列的政策有两项核心原则,一是确保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以南地区保持“非军事化”,二是保护德鲁兹人群体。他强调,以色列将继续采取行动,确保这些原则得到落实。
展开剩余75%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引发了中东多国的强烈反应。7月17日,埃及、约旦、阿联酋等11个中东国家的外长发表联合声明,支持叙利亚的安全、统一、稳定和主权,反对外国干涉叙利亚事务。
声明谴责以色列袭击叙利亚,认为这是对国际法和叙利亚主权的公然侵犯亿财配资,破坏了叙利亚的安全和稳定。这些国家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叙利亚重建进程,要求联合国安理会确保以色列全面撤出叙利亚,停止所有敌对行动。
叙利亚政治分析师哈立德·哈利勒指出,以色列所谓的“保护德鲁兹人”只是美化军事行动的借口,其主要目的是想把德鲁兹人聚居区与叙政权隔离开来,作为地理和人口屏障,加强对戈兰高地的控制,谋求自身安全利益。
与此同时,中俄两国也对以色列的行动作出了回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不应采取任何导致局势升级的行动。俄罗斯外交部则强烈谴责以军行动,认为这是对叙利亚主权的严重侵犯,违反了国际法。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中俄两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战略默契。早在2011年,当西方试图干预叙利亚时,中俄就曾在联合国安理会共同投下反对票,阻止了外部势力的干涉。此后,在推动政治解决进程和反对单边制裁等关键节点上,两国始终坚守“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成为叙利亚危机中的地缘政治稳定器。
此次冲突不仅影响了叙利亚的局势,也对中东地区的稳定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作为以色列的盟友,在此次事件中的态度显得有些尴尬。虽然美国国务院表示不支持以色列近期在叙利亚的行动,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仍坚持继续军事行动。这种分歧可能会影响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布局。
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指责以色列在叙利亚制造冲突和争端,并“试图将叙利亚拖入战争”。他表示,叙利亚政府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目前,叙利亚南部的局势依然紧张。尽管叙内政部门在7月16日宣布达成新的停火协议,但以色列的空袭仍在继续。据总部设在英国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统计,7月13日以来发生在苏韦达省的武装冲突和以色列对叙空袭已造成近600人丧生。
国际社会对叙利亚局势的发展表示担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对叙利亚南部的暴力事件“持续升级感到震惊”,并“明确谴责一切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他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
在这场冲突中,叙利亚人民是最大的受害者。持续的暴力和空袭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重。国际移民组织的数据显示,此次叙利亚南部冲突已造成超过7.9万人流离失所,仅7月17日一天,就有超过2万人逃离家园。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面对复杂的局势,国际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推动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11个中东国家的联合声明和中俄的表态都表明,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通过对话和谈判,才能实现叙利亚的和平与稳定,让叙利亚人民早日摆脱战争的苦难。
总的来说,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不仅加剧了叙利亚的局势动荡亿财配资,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11个中东国家的联合声明和中俄的明确表态,显示了国际社会对叙利亚主权的支持。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推动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将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而叙利亚人民也希望,这场战争能够早日结束,他们能够重建家园,过上和平稳定的生活。
发布于:江苏省倍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